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鍾箢尤

何蝶如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鍾箢尤

以前的我,不太喜歡與長者交際,亦不常主動跟他們聊天。可是,經歷了這次的探訪, 我才領略到,原來長者的經驗還真能如此受用。現時,何蝶如婆婆是一名退休人士,她和丈夫常常在家中看電視消磨時間,有時婆婆還會在家中自製一些食物,例如新年的時候,她會自製蘿蔔糕、年糕、芋頭糕等等。

 

何婆婆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在任何情況下,都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。她的大兒子二十四歲時在英國讀書,有一天,他突然生病,本來以為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,可是大兒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,於是何婆婆只好飛去英國探望他。到了英國之後,何婆婆第一時間去醫院找兒子,一會兒後,兒子竟然不幸過身了。失去了兒子後,她決定受浸信奉基督教,後來何婆婆還去了以色列,去學習當地有關基督教的文化知識,她亦背過十字架和騎駱駝。知道何婆婆能放下哀痛,寄情旅遊,我一來敬佩她的堅強,二來也羨慕她有出遊的機會。

 

何婆婆小時候常常和兄弟姊妹一起玩耍,有時候她還會和其他小朋友玩。到了現在, 何婆婆依然會和兄弟姊妹們一起去茶樓吃飯,感情十分好。在何婆婆年輕的時候,她曾經做過小學英文老師。經過今次的採訪,我十分欣賞何蝶如婆婆,因為她沒有因為一些小事而氣餒,反而會繼續向前走。我希望何婆婆生活愉快!身體健康!心想事成!她的孫子都幸福快樂!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戴心賢

楊靜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戴心賢

我訪問的長者叫楊靜婆婆,可以稱呼她Candy。

 

她的身高約160cm,髮色黑啡色,體型略為豐滿。她平時的服裝通常都是穿裙子,工作服裝是黑色西裝裙加高跟鞋,性格外向、健談樂觀、開朗熱情,興趣是打非洲鼓。

 

楊婆婆小時候生活並不富足,對楊靜婆婆來說,一家人團聚已很快樂。童年最深刻的回憶是聖誕節一家人去做蛋糕。因為楊靜婆婆小時候比較貧窮,所以她讀完小學之後就出來工作,她說當年讀到中學已經很厲害了。

 

楊靜婆婆第一份工作是售貨員,她後來學日文,做了日本公司的售貨員,售貨員的工作是產品推廣和顧客服務。她現在任職於金融界,剛改行做金融行業時,也有不習慣的地方,就是整天穿高跟鞋、西裝裙走來走去。因疫情的關係,目前要改為網上工作。工作時間雖然較有彈性,但她覺得在公司的實體會客室跟顧客面對面聊天,保持眼神交流,感覺會更親切。

 

現在楊靜婆婆有一個很好的家庭,有一子一女。但她認為她成功不在於得到美滿的家庭,而是因為她肯嘗試學習每一樣事物,不斷進修自己。例如她一開始只是做保險,後來市民開始關注新推出的強積金,她為了向顧客解釋各種新服務,便用了很多時間學習,努力考取不同的資歷。過程裏總會有艱辛,覺得自己有所不足,後來慢慢適應了, 便得到了成就感。楊婆婆說:「先付出,之後是甚麼結果並不重要,只要好好預備,自然就有機會。你不會知道機會甚麼時候來,所以更要把握每個機會。」

 

在楊靜婆婆身上,我學會了自己要付出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,做好了自然就會有機會, 所以每一次機會我也會珍惜。希望楊婆婆生活愉快!工作順利!很感謝你給我的叮囑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楊松熹

陳潔文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楊松熹

第一次接觸陳婆婆是在「生命說」的網上訪問,鏡頭前的陳婆婆和藹可親,她有一張瘦長的面孔,眼睛炯炯有神,神采奕奕。

 

陳婆婆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,自小家境並不富裕,爸爸每天要工作到很晚。那時一般家庭大都習慣較早吃晚飯,陳婆婆的爸爸擔心孩子會肚子餓,便在下班後買宵夜回來和家人分享。後來陳婆婆慢慢長大,除了讀書,也會幫媽媽分擔家務, 例如煮飯、洗衣服,以及照顧弟弟妹妹。中學畢業之後,陳婆婆就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。

 

陳婆婆在銀行工作整整二十八年,直至退休。銀行工作生涯期間,她轉換過不同的工作崗位,學習不同的工作技能,接觸各種不同的人。後來公司換了老闆,不知為何,新老闆似乎不太喜歡陳婆婆。即使如此,工作及人生的種種艱難並沒有打倒她, 反而讓她更加積極樂觀地面對。

 

辛苦了半輩子,退休之後,陳婆婆的生活仍十分充實。有時她會幫忙照看可愛的孫兒,有時鑽研廚藝,閒暇時也會和朋友一起去旅行,到不同的地方品嘗各式美食, 見識異域風土人情,真正體驗了「說走就走的旅程」,非常輕鬆愉快。

 

經過與陳婆婆的一連串訪談,我從婆婆身上學到了很多,明白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,平凡人生亦可以擁有幸福。謝謝陳婆婆接受我的訪問,也感謝婆婆對我的勉勵,祝婆婆生活愉快,身體健康!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陳敖

YY的生命說訪問

陳敖

YY,她戴著一副眼鏡,雖然上了年紀,卻還是精力充沛、神采奕奕的,身體非常健康,也有一顆感恩的心,可說是身心健康了。在YY 的日常生活中,運動是不可缺少的,遠足是她最大的樂趣,她平時會和朋友、家人一起上山,鍛鍊身體。除此之外,YY 還積極參與不同類型的義工活動,她曾擔任「行山節」義工、圖書館義工,亦曾探訪獨居長者。這些義工活動不但可以幫助別人,還能鍛鍊自己的身心,貢獻社會,令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。

 

YY 童年時,家裏的空間並不大,但可以容納全家人,包括她和姐妹們,以及母親和外婆, 也是非常幸福的。在小學畢業時,由於YY當時就讀的小學,並沒有為她的班級提供升中試,所以在班級裏大部分的學生畢業後都出去工作,只有小部分家庭有能力的學生進了私立學校。最後YY在大姐的鼓勵下,參加了一所政府津貼中學的公開入學考試,她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,被成功取錄了。中六時,因為不想加重家庭的負擔,YY 開始做兼職賺錢,支付自己的學費。為了有足夠的生活費,她生活得非常節儉。

 

成年時,YY 參與了香港義勇軍服務,於邊境協助堵截非法入境者,保護家園。因為工作需要,她曾在豬圈附近駐守,工作時間有時會非常長,一天可能要當值十二個小時,如果需要執行特別任務,工時更長達一星期。為了觀察非法入境者,她需要在山上過夜,甚至趴在地上一整天。YY 曾去了一座危險的山待了一個多月,山路凹凸不平,不但難走,還要背著很重的食物、槍枝。在晚上碰到野豬、睡在傾斜的路上也是經常發生的事。


直到現在,YY依然沒有退休,積極參與義工活動,並凡事感恩。在YY身上, 我學會了很多,她對生命的投入使我非常敬佩,即使上了年紀,生活熱誠卻沒有因此冷卻,她的人生還是充滿許多樂趣!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譚嘉淇

Uncle Raymond的生命說訪問

譚嘉淇

通過老師的介紹,我參加了「生命說」這個活動,更有幸跟Uncle Raymond 進行了一連串的訪問。雖然訪問因為碰上第五波疫情爆發,只能在網上跟Uncle Raymond 交談,但依據我的觀察,他長得十分慈祥,說起話來也是十分幽默風趣,沒有一絲長者的架子,更像是跟朋友們說笑。

 

Uncle Raymond 的人生經驗十分豐富,每個階段都有一些難忘的回憶:兒時喜歡風車,還喜歡跟朋友玩耍,到海邊捉魚。他說比較喜歡現代的教育,因為從前的年代並沒有甚麼十二年免費教育,孩子讀書的機會很少,就算能夠入學,升學的機會亦不多,父母只覺得子女能唸書便唸書,讀不上就出去打工賺錢,不像現在的父母願意動用那麼多資源栽培孩子。年紀輕輕讀不成書, 一早去打工,是很辛苦的事。

 

不過Uncle Raymond 是很厲害的,靠自己努力,在一個這麼艱難的年代考上了大學,這是多少現代孩子都沒有的毅力,所以我真的很敬佩他,我也要好好向他學習,努力讀書,珍惜求學的機會。

 

除了羨慕Uncle Raymond 的學識,我還羨慕他的自由自在,他愛到世界各地旅遊,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,喜歡去哪兒便去哪兒,活出瀟灑人生,這都是他大半輩子努力學習、積極工作的成果。我在他身上明白了「努力才有回報」的道理,還欣賞他那份堅韌的意志力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陳冠希

Uncle Raymond的生命說訪問

陳冠希

一位非常有活力的長者,他的名字叫沈偉民,長得非常高大,站起來就像一座山。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,總喜歡幫助別人。他熱愛運動,例如游泳、打籃球、打羽毛球等等。

 

他的童年非常有趣,例如他會和四個兄弟,還有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去海邊抓魚,自製捕魚的工具,因為在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和遊戲機,所以他們比較喜歡親近大自然。他們也會常常去山上爬樹、摘果實,這些都會成為他們每天的樂趣。大自然的童年只有老一輩人才體驗過,因為這一代人的童年都投入到網絡世界去,當沈伯伯說到這裏的時候,我也感覺到他非常懷念童年。到了青少年階段,他開始努力讀書,因為他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,他說那個年代讀不了書的人,都會去工廠上班,所以他靠著自身努力,從小學到中學都考上一些非常有名的學校,這也造就了現在的他。

 

他的主要工作是物業管理,我們通常以為物業管理就是保安、清潔阿姨等等,但當我聽到他詳細說明了物業管理,我才明白到原來這當中的學問非常深。物業管理分為兩大種類,第一類是樓宇管理,簡單來說就是住宅、寫字樓,還有商場之類的,當中區分了不同級別,例如寫字樓分為三星的和四星的,商場也有分為大型、中型和小型。第二類就是設施管理,例如一些康文署公共設施場所、運動場之類的都是需要管理的,如果沒有他們,我們享用的場所都會一團糟。而且他這個工作最基本的就是「三保」——保安、保潔、保養。他的職位非常高,是一間大型的物業管理公司的副總管,他主要管理的是大型商場,有非常多的手下,我們能看出他是拼搏了很多年,才達到了現在這個職位。

 

退休後,他經常和他的家人去旅遊,這也很正常,因為年輕時辛苦完了,退休後肯定要好好的玩一玩。他也有孫子,他會經常陪孫子玩耍,而且他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小孩的長者,所以他跟我們這些年輕人聊天很合得來。就算他在疫情期間沒法去旅行,他也會找點樂趣,上一些運動的網課,在家裏做一做運動。我本以為退休的生活枯燥乏味,但訪問了他之後,才知道原來退休生活也可以很有趣,只是看你用甚麼心態去面對和看待它。

 

我從他身上學了不少東西,例如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難,第一不是想著放棄,而是想著怎麼去解決;也學習了要用一個很好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所有事;還有一點就是我有兩個很小的弟弟,雖然我非常不喜歡小孩子,但是還是要學習去包容小孩子的吵鬧。能訪問到這位長者,我感到非常幸運,因為他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,我祝福他能事事順利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陳沛知

蘇玉萍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陳沛知

我訪問的婆婆叫蘇玉萍,她今年70 多歲了,為人善良、開朗活潑,早在三十年前選擇了做義工,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
 

蘇婆婆平常的形象很嚴肅,大概高160 厘米,有著一把啡黑色的短髮,經常穿正裝,一看便知道是位精英人士,但她其實很平易近人,笑起來和藹可親,可愛極了。

 

她看甚麼事情都抱著一顆樂觀的心,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。這三十年來,婆婆一直很用心地做一位好義工,很多義工活動場地都可以見到她的身影。她對前路永遠都充滿希望, 即使隨著年月流逝,身邊的親朋戚友漸漸離去,她仍繼續努力,讓未來變得更好。婆婆多年來對社會的貢獻,亦令她獲得不少獎項。

 

在空閒的時候,蘇婆婆愛把家居收拾得乾乾淨淨,而我的房間卻常常一片凌亂,除了做人的態度,我也要向她請教料理家務的心得。她說她平日很喜歡購物,全靠「斷、捨、離」的法則,定時整理雜物,把不需要的物資轉贈或回收,才能保持家居整潔。

 

雖然我跟婆婆訪問時因為疫情嚴峻而未能親身見面,但我知道她十分樂於助人,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家。這個活動令我獲益良多,下一次如果有類似的活動,我也會參加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鍾愷晴

容麗雲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鍾愷晴

這次訪問的對象是一位叫容麗雲的婆婆,她看起來像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。在這三次訪問中,她講述了前半生的人生經歷和感受,以及她對未來的期望。容婆婆出生於印度的一個小村莊,家裏除了父母外,還有幾位兄弟姊妹。小時候曾在印度讀過幾年小學,後來一家人便移民來到香港。

 

初到香港的時候,因為家境貧窮,容婆婆年紀小小便需要外出工作幫補家計。因為年紀小,又沒有太多學識,所以只能做一些勞動工作。後來她開始在夜校讀英文課,增進知識。畢業後繼續出來工作,就可以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職業,不用那麼 辛苦了。

 

容婆婆在成年後,組織了自己的家庭,到了退休年齡,她都一直為所有經歷過的人和事而感恩。她還分享了年輕時到四川旅行的經歷:某一天晚上她在街上遇到劫匪,幸好身上沒有貴重物品,所以沒有任何財物損失。只要路上沒有劫匪,容婆婆的四川之旅還是不錯的, 她看到了大好山河景色,好好的感受了大自然壯闊的氣勢,又品嘗了各種新奇的小吃,她還看到了一隻隻可愛的國寶熊貓。容婆婆最開心的是自己還擁有自由和健康,去經歷一切民俗風情。

 

在整個訪問過程中,容婆婆一直從容地憶述她的前半生,就是想以她的自身經歷,為我們照出一條光明的路。容婆婆說生命有它自己的時間表,在不同階段去完成任務,從中得到進步和成長,每個人可快可慢,但只要樂在其中即可。我希望自己的未來都會遇到不同的經歷,有一段豐富美麗的人生故事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胡善婷

容麗雲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胡善婷

經過了三輪的訪問後,我知道了容婆婆不同的人生故事,由小時候讀書生涯到現在的退休生活。

 

首先,我跟容婆婆談談有關她兒時的生活,得知她原來是一位由印度到香港的華僑。我十分驚訝,婆婆竟能說出如此流利的廣東話。除此之外,婆婆說話時也會加點英文,有些我也聽不懂。我心想:容婆婆的家人不是老師、教授,也肯定是醫生吧!沒想到婆婆的家人竟連廣東話都不懂說呢!容婆婆和她的兄弟姊妹小時候甚至是沒有中文姓名,平時爸媽稱呼他們作「囡囡」或「仔仔」而已。雖然如此,但容婆婆從來沒有怨言,還覺得自己十分幸福。雖然每天要步行半小時上學,但至少能學到新知識;每天賺的錢可能不多,但至少也能有家人陪伴。但好景不常,當他們全家移民到中國後,很不幸地發生中印戰爭,令他們再次移民到香港。抵步不久,香港發生暴動,令他們過得很苦。幸好,他們得到其他印度華僑的幫助,才能渡過難關。

 

到了十五歲左右,婆婆成功考上聖保羅男女中學,但同時她也要兼顧工作,所以她選擇讀夜校。她讀書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,可能是因為她很少和同學相處,加上她的廣東話不是太流利,所以沒有交到很多朋友。但在這個時候,她的鄰座同學得知她英文成績十分優異, 就跟她說:「不如我教你廣東話和中文,而你就教我英文,好嗎?」就是這樣,她們互相幫助,成績也有不少進步。與此同時,她知道自己要在公開試中考到五科合格,才有機會升職,所以她不斷努力,最後她以自修生的身份拿到優異成績,我很佩服婆婆的堅毅精神。婆婆十分感謝給她學習機會的校長,還有教她廣東話和中文的同學。婆婆日間的工作就在工廠裏製造塑料產品,她和同事之間也不會溝通,主要的問題還是她不懂說廣東話,不過她的同事也沒有疏遠她,還很有耐性地教她,婆婆也十分感恩。

 

容婆婆說完讀書的經歷後,我就問一下她的退休生活,原來婆婆的退休生活十分多姿多采,她有時會到社區中心上課或聽講座,吸收不同知識,有時還會聽歌、看書來放鬆心情。除了這些比較靜態的活動外,她也會去遠足和做運動。最令我驚訝的就是耕田!原來容婆婆已經耕田十多年了,她堅持每星期分別到荃灣和大帽山的農場照顧農作物。婆婆的農場種了白蘿蔔、魚翅瓜、豆苗、蕃茄、紅菜頭和八仙果。婆婆還對我說,在這裏種植是不能賺錢的,但她認為可以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,是一種金錢都買不到的滿足感。在這件事中, 我學會了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道理。

 

疫情來勢洶洶,容婆婆亦因此減少外出,平時外出也會戴兩個口罩,回家立刻洗手,間中也會用鹽水清洗口腔。跟她同住的朋友十分擔心自己受到感染,每天中午一點到午夜十二點都在聽收音機,留意防疫新聞。容婆婆覺得政府後知後覺,但她認為大家只要合作,疫情就會消散。我亦問到婆婆有沒有打針,原來婆婆本來是不想打針的,因為她害怕有副作用。但有一天有一位婆婆的朋友對她說:「如果你不打針,感染後傳給其他人,對被你感染的人很不公平。」婆婆聽完後就去打疫苗,最後也沒有甚麼副作用。

 

這次的訪問中,我學會有付出,才有收穫。不要經常以為家人會無時無刻幫助你,有時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完成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周丰海

周國林伯伯的生命說訪問

周丰海

今次的受訪者是一位學問淵博的智慧老人,他就是──周國林伯伯,目前已退休。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位開朗的人,因為在訪問時總是興致勃勃地回答我的問題。周伯伯的子女都已成家,所以他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人生。他的興趣有很多,有些技藝是自學的,例如畫畫。

 

我當初發問時有些緊張,但後來慢慢適應,逐漸開始了「我問,你答」的模式, 我問他有養過寵物嗎?如果有,他有養過甚麼?……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,他也能對答如流,還會把我的問題連繫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回憶。關於動物的答問,我覺得最有趣的,是他提過他小時候看過一部叫Animal Farm 的電影,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在養寵物方面,他告訴我他有養過唐狗和倉鼠。還有很多,我就不一一陳述了。

 

周伯伯在1969 年會考,考完之後讀大學,1977 年讀碩士,然後是結婚、生子。現時子女都在英國。他的兄弟姊妹裏,其中有一位移民到加拿大,其他都有自己的家庭,剩下他和母親一起住在油尖旺區。

 

未有疫情時他也會去旅行,他第一次去旅行是在大學時代,跟旅行團去西安。他自己也去過芝加哥、日本等地方,有幾次是到外地出差去的。

 

經過這一次的訪問,我了解到每個人的出身雖然不同,但人人都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最後祝伯伯身體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