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女士的童年

陳嘉怡、關宇晴

周女士的童年與我們的童年大不相同,相比我們,她的生活較為樸素,卻比我們多一份創意。她以前空閒時,為了尋找樂趣就會自製一些小玩意。例如,她會將多個橡皮筋串起來,變成橡皮繩。又會用粉筆在地上畫出「跳飛機」的框架,自娛自樂。

 

對我們來說,周女士的快樂是再平常不過,但在她眼中已是幸福。兒時,她最愛到維多利亞公園的游泳池游泳。可是她的母親並不喜歡她游泳——那是個痛心的經歷。她的二哥在初中跟老師到大埔滘(猛鬼橋)露營。後來他們在橋底避雨,誰知貯水庫崩塌,導致山洪爆發,死傷慘重,害二哥喪命。周女士認為是洪水沖走石頭, 而連累二哥,但母親卻認為接觸水會有危險。礙於母親反對周女士游泳,她只好隱瞞母親,獨自前往游泳池,並在別人家中清洗泳衣。而周女士的父親每天都會給她兩毫作零用錢,為了有足夠的金錢去游泳池,她會步行上學,省下路費。當時只需要給三毫,便能在泳池玩上一天,她總是玩到傍晚才捨得回家。她會在泳池的小食部購買午飯,通常會選擇一些有飽足感的食物,例如:麵包、豬腸粉(一毫兩條),不捨得花太多金錢滿足口腹之欲。其實,本來她對游泳一竅不通,只因某次同學不小心撞到她,害她落水,險些窒息,幸好救生員及時相救。自此她下定決心自學游泳,撥撥手腳,稱為「小狗式」游泳。她經過長時間觀看別人的游水姿勢及不斷詢問,終於學懂自由泳,不過她依然瞞著母親游泳。雖然如此,但她認為母親早已看穿,始終膚色有所改變,只是沒看見泳衣,不出聲罷了。

 

周女士就讀的稻江小學位於一座唐樓裏,與現今的學校差距甚遠。一梯兩房,一層樓有幾夥人聚在一起。教學用的是黑板和用布捲起來的粉擦。她最喜歡上體育堂, 因為能去修頓球場打籃球,有時也會偷溜出去和同學盪韆鞦。當時的地面沒有保護措施,韆鞦的高度也比現在高得多,從韆鞦摔下來不是頭破血流就是骨折。某次,她與同學比試盪韆鞦,看誰能盪得更高,導致同學從韆鞦跌下。也因少不更事,不知危險,曾與三位同學一起爬引水渠,鄰居還指責他們不要命,所以她認為自己甚是頑皮淘氣。

 

周女士長大後從事醫院物理治療部,認為這份工作收入穩定,能分擔家庭開支。但後來跟從物理治療師在深切治療部工作,漸漸發現原來可以幫助他人,從此更喜愛做這份工作。那裏的病人大多是因為交通意外而動彈不得,情況嚴重,或者是積聚許多痰的肺炎病人。所以,她會在旁邊調校醫療機器,幫病人翻身以配合治療師抽痰, 盡量減輕病人痛苦。之後獲經理提名,得到工作獎。雖然她不知道得獎緣由,但這是種認可,讓她得知有人欣賞她的工作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