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麗雲婆婆的生命說訪問

胡善婷

經過了三輪的訪問後,我知道了容婆婆不同的人生故事,由小時候讀書生涯到現在的退休生活。

 

首先,我跟容婆婆談談有關她兒時的生活,得知她原來是一位由印度到香港的華僑。我十分驚訝,婆婆竟能說出如此流利的廣東話。除此之外,婆婆說話時也會加點英文,有些我也聽不懂。我心想:容婆婆的家人不是老師、教授,也肯定是醫生吧!沒想到婆婆的家人竟連廣東話都不懂說呢!容婆婆和她的兄弟姊妹小時候甚至是沒有中文姓名,平時爸媽稱呼他們作「囡囡」或「仔仔」而已。雖然如此,但容婆婆從來沒有怨言,還覺得自己十分幸福。雖然每天要步行半小時上學,但至少能學到新知識;每天賺的錢可能不多,但至少也能有家人陪伴。但好景不常,當他們全家移民到中國後,很不幸地發生中印戰爭,令他們再次移民到香港。抵步不久,香港發生暴動,令他們過得很苦。幸好,他們得到其他印度華僑的幫助,才能渡過難關。

 

到了十五歲左右,婆婆成功考上聖保羅男女中學,但同時她也要兼顧工作,所以她選擇讀夜校。她讀書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,可能是因為她很少和同學相處,加上她的廣東話不是太流利,所以沒有交到很多朋友。但在這個時候,她的鄰座同學得知她英文成績十分優異, 就跟她說:「不如我教你廣東話和中文,而你就教我英文,好嗎?」就是這樣,她們互相幫助,成績也有不少進步。與此同時,她知道自己要在公開試中考到五科合格,才有機會升職,所以她不斷努力,最後她以自修生的身份拿到優異成績,我很佩服婆婆的堅毅精神。婆婆十分感謝給她學習機會的校長,還有教她廣東話和中文的同學。婆婆日間的工作就在工廠裏製造塑料產品,她和同事之間也不會溝通,主要的問題還是她不懂說廣東話,不過她的同事也沒有疏遠她,還很有耐性地教她,婆婆也十分感恩。

 

容婆婆說完讀書的經歷後,我就問一下她的退休生活,原來婆婆的退休生活十分多姿多采,她有時會到社區中心上課或聽講座,吸收不同知識,有時還會聽歌、看書來放鬆心情。除了這些比較靜態的活動外,她也會去遠足和做運動。最令我驚訝的就是耕田!原來容婆婆已經耕田十多年了,她堅持每星期分別到荃灣和大帽山的農場照顧農作物。婆婆的農場種了白蘿蔔、魚翅瓜、豆苗、蕃茄、紅菜頭和八仙果。婆婆還對我說,在這裏種植是不能賺錢的,但她認為可以吃到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,是一種金錢都買不到的滿足感。在這件事中, 我學會了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的道理。

 

疫情來勢洶洶,容婆婆亦因此減少外出,平時外出也會戴兩個口罩,回家立刻洗手,間中也會用鹽水清洗口腔。跟她同住的朋友十分擔心自己受到感染,每天中午一點到午夜十二點都在聽收音機,留意防疫新聞。容婆婆覺得政府後知後覺,但她認為大家只要合作,疫情就會消散。我亦問到婆婆有沒有打針,原來婆婆本來是不想打針的,因為她害怕有副作用。但有一天有一位婆婆的朋友對她說:「如果你不打針,感染後傳給其他人,對被你感染的人很不公平。」婆婆聽完後就去打疫苗,最後也沒有甚麼副作用。

 

這次的訪問中,我學會有付出,才有收穫。不要經常以為家人會無時無刻幫助你,有時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來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