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廖玉怡

那默默承擔的笑容

廖玉怡

婆婆的名字叫姜梅珍,今年七十二歲,她是本地人,只讀到小學階段。離異,現在是獨居老人。姜婆婆有一個姐姐,自己有一個大兒子和兩個女兒。兒子最大,一九七五年出生,今年四十八歲,二女兒小三年,今年四十五歲了;最小的三女兒是年的,一九八零年出生,今年也都四十三歲了。

 

婆婆小時候家境貧困,她說:那時候窮的得連買鞋子的錢都沒有,只能穿別人穿過的、不要的、破破爛爛的鞋子。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。因為沒有餘錢可上學讀書,便只能早早的出來打工,為家裡分擔。那時媽媽還會給她五毫紙,讓她去酒樓買點心吃,一邊吃一邊看著電視。那個年代,塑膠是很貴,很值錢的,所以婆婆經常偷偷拿她媽媽的塑膠梳子拿去換麥芽糖吃,結果被媽媽發現後,免不了一頓罵。

 

現在婆婆會偶爾上教會,因為教會有不同活動,帶婆婆去不同的地方見識,例如:迪士尼、游輪、去長州等……過得開心且充實。婆婆休閒時也會去烹飪,她最擅長的便是煲湯,時不時也會試試不同菜式,如豬骨湯、雜菜湯等。

 

婆婆的兒子小時候沒心思去讀書,現在也只能依靠勞動力來維持生活;二女兒不幸離世,那時婆婆還以為自己沒有太過傷心,可過了一年後才意識到女兒真的離開。三女兒則是從事美容行業的。

 

我們第一次見面時,婆婆身穿樸素的衣服,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,帽放在背後,這是婆婆給我的第一印象,很活潑可愛。在聊天時,也常常笑得開懷,感覺她是很開朗樂觀的。但當她講述自己不太好的遭遇時,還是笑呵呵的,這便讓我覺得其實內心要有多強大,才捱到過來,那個笑容便更像是種掩飾了。婆婆默默承擔著一切,這也是我對婆婆的尊敬和佩服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李卓芮

富盛是,凡事嘗試。

李卓芮

蘇婆婆,是一位年過七旬的長者。她和我們印象裡的長者不同,蘇婆婆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精力,做甚麼事情都充滿活力。而且她還十分願意嘗試做不同的事。這就是為何她每天都過得很忙碌,但很充實快樂。

 

蘇婆婆的童年生活可謂是一波三折。出生在香港的她,卻和爸爸媽媽到了廣州越秀區,做起了大排檔的生意。上學時期的蘇婆婆,成績不俗,科學更是她的拿手好戲。她很熱愛學習,每次提到讀書的那段時光,她便總是面帶笑意、語帶興奮地訴說著。可是天意弄人,讀完中三後的蘇婆婆因為種種原因便要輟學了。沒有上學,也沒有工作的她,被國家分配到了寶安區參加「上山下鄉」做「知青」。

 

蘇婆婆回想起做「知青」的日子,仍覺很艱苦。沒有水、沒有電、沒有路、更沒有橋。沒有水,只能擔著擔子到山上打水;沒有電,只能用水火燈。只有泥路十分不方便;想要過河,沒有橋便只能踩著木板過,十分危險。那時糧食也很缺乏,有麵粉、水和鹽混著吃,便算是一頓好飯了。房子也是自己建的,床是木板做的。這樣的日子是名符其實的「吃不飽睡不好」。「上山下鄉」的主要工作就是種水稻,割水稻的鐮刀經常會把手劃破,夏天很曬,在田裡幹活很曬很辛苦。即使戴了斗笠,臉還是曬黑了,只有斗笠繩子遮住的地方是白的。

 

儘管生活與以前讀書時出現大轉變,可是蘇婆婆仍然很樂觀,每天積極地幹活。或許正因她的正面樂觀正面,讓她認識了後來的先生。蘇婆婆的先生是大學畢業回農村做貢獻,因為年紀相仿,所以經常會到宿舍一起唱歌跳舞,就在這時他與蘇婆婆慢慢熟絡起來,後來便在一起了。那時先生經常會騎著單車載蘇婆婆,讓她不用走泥路。可不要覺得一輛單車有甚麼了不起,那時有單車已經是件特別厲害的事!即使時光匆匆過去那麼多年,蘇婆婆想起仍會覺得有些害羞。

 

回到香港後的蘇婆婆,每天的生活主要就兩件事:一是幫子女照顧孩子、二便是和她的老友打麻將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每一天都重複著同樣的生活。直到有天,一張傳單吹到了正在打麻將的蘇婆婆旁邊。是社區中心的一個環保講座,她好奇甚麼是「環保」,於是就和她的「雀友」一起參加。從此,便激發了她做義工的興趣。蘇婆婆一開始只是參加活動,到後來成為義工,開始策劃活動等⋯⋯她的生活便不再只圍著孫子和麻將轉了。生活豐富了許多,也更快樂。

 

我從蘇婆婆身上學到很多東西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「凡事先別拒絕,先嘗試。」身為義工的她,常常要完成很多不同的事,很而多事都是以前從未嘗試過的。可當別人提出想讓她幫忙時,她從不會拒絕,而是先答應下來,再自已慢慢的琢磨研究。最終她不僅能成功的完成別人交代的事,還能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新知識。而「玉萍偶」便是個很好的例子,這是由蘇婆婆親自創作並以自已為名的「玉萍偶」,是蘇婆婆一生中最難忘的物件之一。

 

現在,蘇婆婆每天的生活雖然非常忙碌,但充實得很,她會到不同地方教「老友記」唱歌、跳舞、做手工等。她也經常笑稱連子女請她喝茶,都沒有時間。蘇婆婆這種積極樂觀、凡事都敢嘗試的態度,正是我輩所應該學習並實踐的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陳朗晴

遺失也好,帶著感恩重新出發

陳朗晴

她說她是個無記性、讀書不理想、普普通通的人。我對她的第一印象,是個和藹可親、開朗的人。之後聊了些學業方面的問題,她告訴我要趁早讀書,增長知識。

 

當婆婆談起她深刻的經歷,兒時環境困難,父親仍讓她讀書。可惜自己記性差,無心向學。若再有一次機會,她會刻苦學習,多結交朋友,或許人生會不一樣。

 

婆婆家中三兄弟姊妹,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。弟弟讀到碩士,海外留學後回港。他記憶力好,讀書勤力,所以考試成績好。現時婆婆有英文不懂,弟弟就會教她。無可奈何,自己記性不好,現在記得,但不一會兒又忘記了,特別在新冠後,更加容易忘掉。只能多看些中文書。

 

雖說「一支竹會易折彎,幾支竹便折斷難」但她的兩個女兒很少溝通。婆婆與妺妹是同父異母的姐妹,因此也沒甚麼交流。母親重男輕女,加上弟弟讀書好,賺錢多,母親就更寵他了。婆婆不介意母親這樣,因為自己本身的成績差。但也不能因此而對母親不好,因為母親始終是生養我們的,所以要孝順父母。

 

婆婆小時候住在中環木屋,要燒柴煮食。父當親發脾氣時,便用木屐打人。有一次父親往她身上扔木屐,弄傷了眼角。因為沒有去醫院處理傷口而留下了疤痕。她沒有恨父親。因為當時家裡非常貧窮,而父親是經濟支柱。父親要拿襯杉、棉胎去當,當完的錢就拿出來買食物,交學費,因此便體諒父親。

 

以前學費很昂貴,單是小學的學費便五大元。那時五元已是許多錢了。她讀書讀到初中,本來考上聖保羅男女中學,但母親問:「若中學不收你,我就不交學費。」婆婆便說不知道,最後因為母親不清楚,便沒有交錢,只好自己轉讀夜校。年少不懂社會,認為不讀書更好。等婆婆長大後才明白讀書的重要,至少能讀懂報紙。

 

成人後,在別人介紹下認識了後來的丈夫,二十一歲便結婚了。當時來說是遲婚了。可是後來四十多歲便離婚。她說「經一事,長一智」,再次重新出發。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,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壞念頭,但是亦不可太相信人,防備他人。

 

初初離婚時,挺徬惶。因為年紀大又無學識。年輕時過做文員,三十年後的社會工作轉型了,更加沒有工作適合自己。好幸在弟弟介紹下她入了醫管局工作,也足夠自己生活。

 

大女四十二歲才結婚,她認為四十幾歲才結婚不好,始終生育年齡都過了。所以她女兒現在都尚未有兒女。大女會考「擔梯」,科科「肥佬」,是舅父帶她去加拿大讀會計。留學期間,她女兒賣西餅,與外國人溝通多,英文便進步很多。大女兒算是比較聽話,而小女兒則完全不聽父母言。小女兒與她甚少溝通、多衝突。小女自小患哮喘,不聽老人言的結果,便是如今氣管一直不好。


婆婆喜歡參加中心的活動,旅行、食飯、太極、摺紙⋯⋯。婆婆今年去了長洲,是相距五十多年後再次踏足這地方,與昔日相差甚遠。以前的長洲的特色小食,現在都變了樣。張保仔洞、天后廟、新娘潭⋯⋯也都不一樣了。隨住時間流逝,很多東西都遺失了。婆婆說她曾經有一個袁世凱的銀幣,不過被人搶走了。還記得彈一它下就會發出「登⋯⋯」的一聲,很長的聲音,十分深刻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李佩君

楊婆婆的義工人生

李佩君

楊婆婆是位義工,一次機緣巧合下,在家附近看見「招募義工」的橫額,便有了做義工的想法。當時她總想著家中有老人家,便抱著可以多學一項技能的心態,踏上義工之路。怎知一做便是數十載。

 

還記得起初也只是幫長者量量血壓、偶爾陪陪長者去旅行、觀賞花展等,讓長者有人伴陪自己的感覺,不再感到孤單。

 

後來的義工服務中便有了一種「過世服務」,即是輔導如何面對身邊人過世或協助他們渡過難關,令他們不會過於傷心。但由於要經常出入殯儀館,楊婆婆也因此受到了家人的關心,出門前也會提醒她要小心點。

 

各種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中,楊婆婆首要學習主動關心長者,以及了解他人需要,這使她的觀察力變好,也令自己更敢於表達。「過世服務」看清人生百態,生離死別也屬正常,也逐漸習慣,這也無疑改變了婆婆自身的價值觀。

 

不只在擔任義工時會關注長者,即使在路上看到長者慣性直接在車輛之間走過,婆婆也會擔心他們的安危。看見一些長者因交通意外而離世的報道,自己也會提高警覺:如在過馬路時,也會看一看車子是否停下才走;也不會與別人打電話,以免分心而引起交通危險,保障自己與社會。

 

楊婆婆曾說過她最珍貴的事物,是小時候家人帶自己到影樓拍的照片,相中有四人婆婆。那時不但是黑白菲林照的年代,而且拍照的價錢不菲。即使已過多年,照片乃妥善保管,把家人珍貴的回憶印在心中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霍然

「男仔頭」的朱婆婆

霍然

朱婆婆於一九五二年出世,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。朱婆婆很喜歡玩音樂,平時喜歡去大會堂聽音樂,也懂得演奏琵琶、結他、古箏、牧童笛。她也很享受幫助他人,經常參加不同類型的義工服務。

 

朱婆婆笑稱自己是「男仔頭」,什麼都不怕、什麼都敢。獨自開舖頭,獨自照顧兒子,甚至要獨自面對病魔⋯⋯就算不會做,也依然會不斷學習和嘗試。

 

朱婆婆說過:「封建的 『重男輕女』思想,我們無法改變,唯有自己珍惜自己」。小時候朱婆婆小時候的家裡重男輕女。家裡人不讓朱婆婆上學,要她留在家中做家務。朱婆婆不甘心自己的求學之路止步於此,於是便白天做完所有的家務,晚上再上夜校。雖然不能上普通中學,但能繼續讀書,朱婆婆已經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。

 

朱婆婆是個堅毅的人。年輕時她患病、又和老公離了婚。不僅獨自面對病魔的折磨,還獨自撫養年幼的兒子成人。朱婆婆有提及到,她慶幸自己的兒子很勤奮,為人品格也很好。朱婆婆從小到大,身體都比較虛弱,小時候時不時會暈倒,但醫生卻不和她講她患有什麼病。直至長大後,朱婆婆去看私家醫生,私家醫生才發覺朱婆婆的身體有小小問題,並安排她做全面的身體檢查,終於發現了朱婆婆的病情。朱婆婆的兒子是吃「百家飯」長大的,朱婆婆的病情需要盡快手術,婆婆卻始終不肯,擔憂年幼的兒子沒人照顧。醫生說朱婆婆的病是「定時炸彈」,再不做手術,會有生命危險。朱婆婆本來不怕死,但現在有了兒子,有了牽掛的人,擔心自己離開了,兒子沒人管,所以最終她還是咬緊牙關,狠心將自己的兒子托付給街坊照顧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方詩閔

是活力讓回憶重生平

方詩閔

其實剛開始時,訪問婆婆對我來說是有些少困難的。 因為婆婆是個很善於「斷捨離」的人,所以讓她一時也想不到,到底有甚麼特別的物件能成為這次「舊物重生」的主題。直到我問起她是否很喜歡唱歌,才讓她想起一樣很重要的舊物——是張昔日唱歌的海報,這才讓這段回憶重生。

 

趙婆婆在一九八二年開始接觸粤曲, 此後便喜歡上了這個活動。婆婆學了不少粵語流行曲,更會到處表演。 婆婆說她在唱歌時最感到開心,於是便一直堅持唱歌,甚至成為了她的習慣。只是婆婆說,表演要聘請師傅演奏樂器,又要花錢來練歌。所以每次表演都要花費許多人力、物力。於是婆婆在二零一四年完成了她的最後一場表演後,就再沒有出演過了。雖說婆婆沒有再公開表演,但她還是會在家中自娛一下。

 

在和婆婆聊天時,婆婆總愛用自己的經驗來提醒、教導我,要努力學習、做人不要貪心⋯⋯這些道理。所以我覺得婆婆是個很明智,很有智慧的人。趙婆婆也是個有趣的人,時不時會發出可愛的笑聲,眼睛也會笑得彎彎的,與她聊天時不會感到沉悶。她是個很健談的婆婆呢!以前我認為長者很麻煩的,甚至只會說一些他們自以為是的大道理。但是經過「生命說」這個活動後,我發現趙婆婆身上有著不一樣的特質,她很開朗,願意為我去講她的故事,和她交流就像是把我當作朋友一般。原來長者也可以很有趣的。

 

總而言之,趙婆婆是個很有活力的人,她對音樂充滿熱誠,才使得舊物海報「重生」, 希望她能繼續堅持這個興趣!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林煒燃

孔美綴婆婆的生平

林煒燃

初次見面時,我對孔婆婆的第一印象是有點拘束,可能是因為第一次見面的緣故。孔婆婆說,她的學歷不高,一生都普普通通,最不普通的經歷,可能就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。因為「文革」,孔婆婆只讀到了中二便沒有書可讀了。再次提起當年的事情,婆婆表示最可惜的就是沒得讀書,並說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讀書。

 

孔婆婆家有三兄妹,有一個哥哥、一個姐姐,她是家裡最小的。哥哥小時身體不好,家裡身體最好的是孔婆婆了。文革期間需要「上山下鄉」,家裡說只有孔婆婆身體最好,力氣也大,所以便主動請纓去了。婆婆說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三十六塊錢,哥哥姐姐都各自有工作,所以只要省著用便夠她一個月的生活費了。

 

孔婆婆與她的丈夫來到了香港定居,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紀,沒多久就懷了孩子。夫婦二人後來卻因為一些原因,兩個孩子小學畢業後二人便離婚了。離婚後,孔婆婆便一個人養大孩子。一天要打好幾份工,下班回來買菜做飯,一天的生活很忙碌。婆婆說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很累,但看到他們能夠健康成長,讀到大學,就很欣慰了。

 

現在兩個孩子都已經三十幾歲了,忙於工作,還未成家。兒子在澳洲留學,做測量師,時常飛各地往工地,而無法經常與孔婆婆見面。女兒雖然在香港工作,但因為電視台工作需要不時出遠差。因此很少人能陪孔婆婆聊天,所以婆婆經常覺得很寂寞。

 

雖然孔婆婆年輕時在家中是身體最好一個,但年紀大了之後身體便差了。孔婆婆有風濕,曾經得過乳腺癌二期。幸運好目前孔婆婆身體尚算不錯。

 

當我們問到孔婆婆最後悔的事時,孔婆婆說她最後悔是,自己沒有帶媽媽去吃多點美食。因為當時兩個孩子還小,希望能多省點錢供孩子將來讀書。孔婆婆心中一直很內疚沒有機會。孔婆婆說,如果有機會的話,她一定會帶著媽媽去吃很多好吃的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紀志衡

在人生舞台上,奔跑吧!

紀志衡

阿萍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婆婆,可她仍充滿活力和熱情。那便要從她的童年時代開始說起。她小時候就展現了對運動和表演的熱愛。有記憶以來,她的童年便經常打籃球。無論是在學校的籃球場還是在村裡的比賽,她總是充滿活力地奔跑著、投籃,只因她酷愛這個運動。此外,阿萍還對舞蹈表演情有獨鍾。她在熱衷於各地表演跳舞,展示著她優美的舞姿和出色的節奏感。

 

年齡慢慢增長,但阿萍並沒有停止活躍和追求自己的興趣。她告訴我,她現在甚至能在水中打翻鬥、還能準確地投進三分球。這種保持身體活力的勇氣和毅力,一再證明年齡不是限制。

 

除了對運動的熱愛,阿萍也積極參與義工活動。她告訴我,幫助他人是她快樂的來源。她時刻關注著身邊的人是否需要幫助,她願意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,參與各種義工服務,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這種關懷和奉獻精神令人深深敬佩。

 

此外,阿萍總是鼓勵我要專心做自己的事情,她認為這是成為一個好學生的關鍵。她告訴我,只有專注在自己的目標,努力才能取得成功。她的言行和榜樣,都激勵著我去努力學習和追求自己的夢想。阿萍還教導我不要吝惜自己,要多學習不同技能,豐富自己的人生。她相信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,無論年齡多大,都應該保持求知的態度。

 

我深深被她面對生命的態度和精神所觸動。這展現了無論甚麼年齡,都能充滿活力、追求興趣和幫助他人的力量。她的努力和毅力讓我明白,年齡只是一個數字,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對生活的熱情和態度。

 

謝謝她教懂我許多寶貴的道理,人要不斷學習和成長,走出自己的舒適區,勇敢地追求夢想,並且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的態度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曾堎鑌

活著的尊嚴是懂得放下

曾竣鑌

李惠深先生常把「尊嚴」二字掛在嘴邊,常說:「人要活得有尊嚴。」他一生歷經千辛萬苦,無論是貧窮還是病痛,他都不曾輕言放棄,衹是咬緊牙關,堅強地挺了過去。當我看見他的第一眼,便被他那炯炯有神且歷經滄桑的雙眼給吸引住。他笑呵呵地跟我打招呼,看來十分和藹可親,這算是把我內心的緊張給消除了。

 

李惠深先生年少時住在香港島。家境貧窮,一家九口住在一個小房子,沒有床也沒有房間,一家人只能睡在地板上。三餐都難以溫飽,主要的食物是麵包皮,他的爸爸是做地攤的,媽媽是賣豬的。李先生初小在上環的眉山小學上學,是一間天台學校,在一棟七層高的大廈上課。後來他轉學了,去橫頭磡上學,小四至小六就讀於國群小學。當時的主要娛樂,就是和鄰居小朋友上天台玩。一起去碼頭邊抓「和味龍」、去小販借漫畫看、跳飛機。李先生中學去了尖沙咀上學,校園生活也不錯。曾有足球隊邀請他加入,不過李先生沒有答應。可是隨著學費的增長,家裡的經濟負擔愈重,李先生只好在中四輟學了。後來因為常看電工的技藝,而從事電工行業。

 

李先生的工作經歷十分豐富,曾從事修理汽車、做傢具、印刷、電器、保安、物業維修等⋯⋯而如今則成為了聖公會的義工。惜李先生的身體狀況不佳,得了白血病,又因為家族遺傳而有心臟病,後來腳受舊患困擾,以至他的中半段的人生,基本都是在醫院渡過。

 

如今李先生在聖公會做義工,每天看看書、看電視,聽聽老歌,生活很充實,他和他的太太相依為命。李先生常跟我說:「要認真讀書,多瞭解中國歷史,要深刻意識,因為我們是中國人。」他對我說的話我會銘記於心,祝願他身體健康,開心快樂的生活下去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丁雋熙

傑出長者

丁雋熙

劉光傑(KK)是一位香港人,今年剛剛六十八歲,目前已婚,育有兩名子女。他出生於一個本地的家庭中,有兩名妹妹和一名弟弟。

雖然KK中學畢業的成績不錯,但他選擇了直接到一間旅行社工作,後來,旅行社的老闆看到了他的才華,為他提供了資金的援助,讓他可以回到大學繼續深造。KK捉緊了這個機會,在大學裡努力學習,畢業後,他開始在大嶼山的一間監獄工作,成為一名懲教人員。在這持續了兩年的工作期間,儘管他工作得非常努力和認真,但由於偏遠的工作環境和其他因素等,他最終還是感到這份工作並不適合他。

為此,他再次回到大學,並選擇了社會工作科作為他的專業,這令他深深地明白到自己對幫助他人的熱爱愛,並且希望日後能夠通過工作來實現自己的夢想。當他成為一名社工後,他開始在社會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,他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,盡力解決社區中的問題,那個時候,KK會幫助政府處理些社會上的問題,例如臨時房屋的分配需求過多等。

如今,KK已經退休了,但他仍然繼續熱心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他現在是一名義工,執行有關「老、病、死」多類義務工作,並且經常參與社區工作。能夠令到他人快樂,可以算得上是他幫助別人的動力。作為工作的一部分,他難免會經常性接觸到一些生活難以自理或是需要幫忙的長者,有的可能是因為疾病而在日常生活上有困難的,像是有一位患有漸凍人症的長者,這位長者由於手部無法進行精細的動作,難以像一般人打字,於是KK便教導這位長者如何使用語音輸入,而途中KK亦掌握了很多關於這項技術的知識,這讓他深深明白到,在幫助别人的同時,自己也能吸取到很多不同的知識。此外,更有一些孤獨的長者因為臨近死亡而感到不知所措,KK亦會給予他們一些陪伴和支持。KK的這種熱誠不僅幫助到不少有需要的人士,也使他成為了一位傑出的長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