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

盧正恆

練國先生之所以留下這幅照片,是因為這照片是他唯一一張全家福。他與父親感情很好,但練國先生父親已離世,這幅全家福是練國先生與他父親唯一的連繫。

Read More »

黎愷敏

居在小欖懲教所的人總是那樣熱情,鄭婆婆總想與他們聊天,總想道出自己的故事。令她驚嘆的是那些雙手染過血的罪犯居在囚牢已經有兩至三年,他們看來已經不似是殺人犯, 而是臉容和善,熱情地對鄭婆婆說著自己的故事。

Read More »

陳嘉怡、關宇晴

周女士的童年與我們的童年大不相同,相比我們,她的生活較為樸素,卻比我們多一份創意。她以前空閒時,為了尋找樂趣就會自製一些小玩意。例如,她會將多個橡皮筋串起來,變成橡皮繩。又會用粉筆在地上畫出「跳飛機」的框架,自娛自樂。

Read More »

陳逸晴

何婆婆參加過許多義工活動,其中一個是在殯儀館安慰死者家屬。她說:「參加這個義工活動後,我能感受到喪親的人的感受,是做其他義工都無法感覺到的。」

Read More »

張曉彤、麥穎

對於麥婆婆來說,最深刻的物件就是她用水晶珠所穿的每個串珠吊飾,有平面的,也有立體的。婆婆一開始是自己上網看影片、借圖書學習串珠,只是跟著影片的步驟,就不知不覺學會了串珠技巧,在學習串珠差不多一年後,更在長者中心開設串珠班教其他長者串珠。

Read More »

張家輝、劉啓孟

他對死亡十分豁達,不恐懼死亡,認為自己這一生雖然平凡但有意義,沒有遺憾。劉伯説:「挫折,只是一個學習過程。」

Read More »

徐汶曦、郭沚寧

生命中總有很多波折,一條路不會很平順的走過,肯定會有很多彎彎曲曲,凹凹凸凸。艱難的時候不要灰心,總會有辦法能捱過的,堅強點,凡事都往好的方面看。勇於嘗試,不要懼怕,不要灰心。

Read More »

李詠欣、戴舒菲

譚貴珍女士是一個很堅強的人,她從來不會想去靠藥物,例如頭痛時,還未到痛得要死的那一刻,她都不會去吃藥,她並不喜歡依靠著別人的感覺。在經過兩三年的治療後,她的心態有所好轉,至少意識恢復了些。她開始用工作來麻醉自己,與朋友聊聊天散散心和吃喝玩樂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她的心態漸漸變好。

Read More »

吳鈞澤、葉朗睿、林浩威

一位從日本來的德國工程師在完成工作後,順路乘坐郵輪到香港工作, 期間他遇見了鄧伯伯。機緣巧合下,他們成為了工作伙伴,他們對彼此十分尊敬,更會在工作上互相幫助。工程師不僅教會伯伯許多不同的知識,包括建築、設計傢俬及造船的技藝,並把這件棕色皮褸送給他。亦是因為這件禮物,伯伯得到了鼓勵,不管工作有多刻苦,他仍繼續堅持他的工作。

Read More »

何俊偉、夏嘉慧、黃翠君

林先生年輕時發生了一場交通意外,入住了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,昏迷了一段時間。林先生後來知道了學校的師生一直為他禱告,醫生當時說他只有50% 機會率能再次醒回來,然而卻能在七天後完全康復,三個月後能重新投入教師的工作,他深信是禱告的力量使他成功康復。

Read More »

朱晉樂、黃綺筠

善終的服務要接觸不少遺體,我們問到她會害怕嗎?或有甚麼心情呢?她說自己並不害怕,只是抱著平常心看待。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