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的價值

李懿寧

她站在公園前看着幾個小孩在玩耍,不禁想起,以前還是孩子時的快樂。時間過得真快,像箭嗎?不,她說像針,幼而尖,牽引着棉線,一步一生。

在她還是小孩子的時候,她最喜歡每天都和小夥伴一起去玩,那時候真是無憂無慮。以前沒有智慧手機、遊戲機,她們大多都是一起玩捉迷藏、跳飛機、捉煌皮蟲、打公仔紙等,除了這些遊戲,她們還會玩自製遊戲,例如拍煙盒、拋豆袋等等。

豆袋是「自製」的,或許她就是如此練成一手好的縫紉技術,她打的工大多數都與縫紉有關,她常常需要把衣服拿回家,埋頭苦幹,日以繼夜修剪線頭。那時日子窮,不捨得添新衣,就把衣服左補右補,日子雖然辛苦,但為了可以上學,一切仍是值得。

除了孩提時代,上中學的日子就是她最美好的回憶。那時候她上的是私立中學,遇到不喜歡的老師,有時會和同學一起翹課,保安根本不理會她們,她們甚至會去跳茶舞,跳夠了才回學校上課。那些荒誕的日子,就像錯亂的針步,肆意而快樂。

這樣快樂的日子直到中四就完結,為了可以拿到文憑,找更好的工作,母親不讓她繼續讀書,她就自己打工,一針一線編織自己的將來。中四時她開始上夜校,但學習原來也像鏠針,錯了的針步很難回頭,過度用功導致她身體變差,頭痛不斷,她最後也沒有考到任何文憑,這該算她人生中最遺憾的事了。

如今回想起這段往事,她仍心如針扎,可是誰能避免呢?血會凝固,指頭的針孔很快也會癒合,高高低低的每一步裡,痛過了,成品才有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