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蘇祖賢

共處一生的伙伴

蘇祖賢

「『今日的事,今日做』,不要將不同事情不斷疊加上去,這只會令自己更加辛苦,所以我們要形成一個習慣。」朱先生一直都在強調這句話,他教會了我這句話,亦把這句話的重要性帶給了他的員工們。

朱先生在讀書的期間已經在外面做兼職,他會到製衣廠剪線頭、做包裝等等,為家人分擔經濟上的問題,所以當時他便漸漸對製衣廠產生了興趣。而後來他讀完書後,便開設了他第一間的製衣廠,不過第一次開廠的他遇到了不少困難,亦令他十分辛苦,所以便放棄了,選擇到比較大的製衣廠工作,負責報價。而當中他亦學到了許多,例如布料的價錢、布料的質地、不同的費用、報價的技巧等等,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製衣的整個作過程。

而今朱先生已經令我感受到他對整個製衣廠運作的過程已熟能生巧,所以後來他再次嘗試自己開製衣廠,便到了內地開拓自己的夢想。他解釋選擇到內地開廠的原因是因為有許多人會面試,強調着香港只有大約八至十個人,而內地大約有一千人;加上內地工資比香港低,所以他便選擇到內地開廠。「但是⋯⋯」朱先生再次解釋「一開始到了內地真的不認識內地的政策,而且收款亦十分困難,商家經常會走數。」原來要做好一個製衣廠,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,有很多東西都要兼顧,但朱先生堅持了很多年,教會他的員工很多,一直到他年邁的時候。

在朱先生看來,他的人生中最開心的便是讀書的時候。當時老師與同學打成一片,會與老師一起出去玩、踢足球、打保齡球等等,過着愉快的中學生活。而在他中五的時候,到校外進修選擇了製衣的課程。令人最驚訝的是他考完製衣課程的試後,便要把試卷寄到英國。他看着我驚訝的表情,便笑道:「對啊,當時便是這樣。」我的心裡面浮現了一句話:「世界真的在演變,過去與現在真的非常不同。」

到了現在他與他的伙伴們仍然會聯絡,雖然少,但每次見面都會覺得十分開心,令他重新回想起當時的校園生活。而他的一生都與製衣相伴,亦達成了他最終的目標,開設屬於自己的製衣廠。「人要有目標,但亦要衡量能否做到」這句話令我銘記至今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闞美僖

打字機上跳動的人生

闞美僖

愛麗司回想起過去讀商科的時候學習使用舊式打字機。「它彈力強,打字時聲音大,要用力去按下按鍵,還要人手上紙和墨卷,擺位要正確,錯了便重新來過。」她展示着打字機的圖片,每說一句就指向一個部件,用雙手模仿着動作,又在紙上畫下簡單易懂的圖案。打字機完全不比現在的電腦方便,卻緊緊關係着愛麗司的工作生涯。

「現在電腦普及了,但打字機在那個年代是很重要的。」她說。被人們忘卻的打字機,是奠定科技時代的重要基礎之一,電腦與打字機息息相關。「有了倉頡輸入法後,打字機慢慢發展成為電腦,打字機便是基礎。」

從事秘書之前,她在同一間公司的採購部做過工,平時要幫公司甄選材料。「新人要低調處事,上層才願意向你傳授經驗。」她從一開始學習基礎工作,搞清楚底細、擴展自己的人脈,熟悉規則再追求向上晉升,這便是「打好基礎,做好準備」——她的原則。

過去她見工要打字,能否熟練使用打字機至關重要。考取證書時要計時打字,她的準備工作中便包括練習打字:一頁一頁地翻看練習簿、對照着打上去。後來她由採購部轉職成為秘書,長久以來累積的經驗就能發揮用處,有了曾經的基礎,就有更多時間去應付新的事物。「我從前是半工讀,確實是有些吃力的。」但她從未放棄,一邊應付工作,一邊應付學業,不斷進步。

她談到自己的經驗:近些年經濟有起色,一些學生一畢業就從事高階職位,不願意去了解基層工作,其實基礎是很重要的。領導不滿意下屬工作只會讓其重做,但如果能提點一下員工,言傳身教,才能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,不用一改再改。她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,覺得應該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別人,人人如此,才能令社會進步,而不是吝嗇自己的學問。「做人要對社會有貢獻,不能只為自己。」

「基礎」不止在職場中體現。

愛麗司有八個兄妹,他們總是各自忙碌。在家時,她會將家裡收拾整齊,讓他們回來後有舒服的環境,可以好好休息。家務雖基礎,這樣細小的事務卻能幫助別人。「可能他們並不在意這些,但我感覺自己很重要,能有滿足感。」

愛麗司喜歡給自己訂立新的目標和理想,對於這些也是說做就做。她曾經在任秘書多年,覺得已經沒有挑戰性,不想被困於當下,決定追求其他目標。「駛車!」這個想法在她腦海中出現。「學完車以後可以去很多地方,去遊車河。」有了這個想法後,她便開始存錢,等到可以完成理想的那天。

打字機無疑為愛麗司的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每一次有力地按下按鍵,「嗒嗒嗒」的打字聲既響亮又清晰,不斷訴說着她的精彩人生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鄺美寶

充滿童真的太陽花

鄺美寶

惠,今年芳齡六十,家境普通,家裡多兄弟姐妹,她回憶道以前的生活頗為艱苦,平常兄弟姐妹們要上班和讀書,但大家相處也是很融洽。現在一眾兄弟姐妹也會保持聯繫,偶爾也會約見面、聚會。

談起以往經歷,惠提起道,她以前讀書時期,她不太擅長讀書,因此不太出眾;到了工作的年紀,她任職文員,她也有點後悔當初沒有專注於讀書,但後來遇到不同的困難和疑問,她也知道有不懂的問題要向別人學習。說起在她人生中有什麼特別的朋友:「說提起這個,我現在還會聯絡我的舊同學,我們經常互相幫助扶持,還有在工作上相識的人,這些都是我的朋友」惠説道。

而說起興趣愛好的方面,就最能勾起惠的興趣。她平時在家有空會看書,比如一些常識書,能幫助生活;聽一些勵志的歌;還會做一些球類運動(比如羽毛球),她本人性格也有些內向,平時習慣在家,她就很喜歡在家研究下厨,她跟我說説,她很擅長烹飪,尤其是中餐;除了烹飪,她還學過插花、語言之類,喜歡做學術研究,會很踴躍參與社區活動。她有次跟我分享,她參加過社區探訪老人活動,她認識到一個老伯伯,那個老伯伯很會下棋,從他身上,惠說她學到很多東西、技能、人生道理等,可以從上面見到,惠會對很多活動、事物都充滿好奇心。

惠還有自己的理想、有想去的地方、有想做的事:「其實我最想去的地方是桂林,還有新疆、歐洲,我很想看看當地的生活方式,當然,最吸引我的還是風景。」她最感興趣的是中國,她説去過,中國現在發展很迅速,有一些地方也已經高樓林立,她想去看看現在的中國怎麽樣。

惠給人的感覺很陽光、正面,我會以太陽花來形容她,最主要的還是她整個人都是充滿朝氣的,感覺很活潑、有活力,但她說過,最能代表她的還是豆袋和竹簽,這些小玩意是她小時候的玩具,以前沒什麼玩具,不像現在每個小朋友手執一部電子玩具,什麼平板啊手機啊;而那些豆袋和竹簽陪她度過童年,她想起以前物資也有點匱乏,沒有太多的材料,這種玩具不僅製作方便,發揮空間也大,能同時讓好幾個小朋友玩,可有趣了,而且它們正能代表她童真的一面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潘苑寧

姐姐的紀念冊

潘苑寧

每個人的心中總有某個東西對自己來說是珍貴的。在別人眼中,它可以是一粒沙、一張舊了的紙、一枝斷了的筆,但在她眼中,它可以是對某個人的思念、對某件事的懷念,或者對某段回憶的紀錄。

「搬屋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丟了,但只有這家姐買給我的紀念冊保留到現在。」林小意感嘆道。她出身於長洲,家中人數較多,母親在長州醫院工作,她們幾個孩子只能跟着母親在醫院派飯時吃上幾口熱飯菜。「我那時讀夜校,邊讀書一邊賺錢。 十三歲時去幫忙做壽衣、造紙公仔。十七歲就結婚,後來去了化驗所工作和做義工。」在那個年代,這樣的「半工讀」令林小意在學校的時間少之又少。小小的紀念冊因而留下數頁的空白。這令林小意更加珍惜那本白雪公主紀念冊。

「萬丈高樓從地起,少年立志在當初」一句又一句在那個懵懂的少年時期寫下的祝福語,附加那四個字的電話號碼。那時的少年少女現在早已滿臉滄桑,步履蹣跚,那時寫下的住所可能早已破舊不堪。看着紀念冊上的字,一切仿佛就在昨天,但時間終究一去不返。她掀着一頁一頁的紙,回憶湧上心頭,看着那小冊子,她的臉上滿是笑容。

那個年代沒有電視看,家裡也不是很富裕,可她卻有一本白雪公主為封面的紀念冊。「這是我姐姐送的!」她驕傲的說。在這本紀念冊裡貼着姐姐的照片,有着姐姐的字跡,珍藏這紀念冊,亦是對姐姐的思念。

紀念冊,在他人眼中是一張張寫了字的紙張,但在林小意眼中,那裡有自己與同學的回憶,對學生時期的懷念,有對姐姐的那一份思念,紀念冊雖是死物,但卻有很大的意義,那亦是與一段美好時光的告別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詹婉晴

過去、未來時光機

詹婉晴

「欲窮千里目、更上一層樓」喜歡旅行的張錦嬋(Amelia)今年已經六十七歲,已經退休的她平時喜歡參加不同的義工活動去充實自己,有時間便會約一班朋友一起去旅行。她認為站在高山上,能看到的東西更廣、更遠,所以她很喜歡在不同山上旅行。

回想起小時候,因為當時的生活狀況並不像現在的小朋友一樣那麼幸福,小時候玩的東西只是汽水蓋、石頭這些樸素簡單的小玩意。雖然現在的小朋友可能不會玩這些,但對她來說,這些隨手可拿到的東西便是她兒時的玩意,陪伴她成長。

到了中學生活,那時的生活環境也不像現在,很多人都要一邊讀書一邊外出工作,所以在那個時候,她都會和朋友、同學到同一間工廠工作。那時她們的工作主要是製衣業。隨着大陸開放,工廠搬去大陸後,很多人便漸漸轉行做手錶或電子行業。她提到一件她感到很遺憾的事是沒有上過大學,她覺得教育挺重要的,「試多些、學多些、識多些」對她來說是有益處的。

二十幾歲的她因為上不到大學便正式出來工作,工作了十多二十年,有一點積蓄的時候她便開始到處旅行,到現在,她多少也去過了十多個地方,日本、紐西蘭、歐洲這些地方她都有去過。她很喜歡旅行,她覺得去旅行能學到更多知識、收穫更多、增廣見聞。雖然她去過很多次旅行,但她還是最喜歡香港。

除了旅行,她還喜歡拍照,所以在旅行時,她也會把周邊好看的風景拍下來以作紀念。她會把相片曬出來收藏在相簿,再加上文字,寫下當時的心情。到現在,已經寫滿有五十到六十本的相簿了。

她表示她現時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,做了義工令她感到開心,有時間便會和朋友或者丈夫一起去不同的地方旅行,享受着退休後開心快樂的生活。

Categories
學生作品

黃明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