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「生命說」感受到很多,可能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去思考的問題,也可能是我沒體驗過的事情,我不曾想過我到底會如何過完這輩子,如何去坦然面對生死,嘗試不同的事情和體驗不同的風景。
Lindy姨和最小的妹妹最親。某年的中秋節,Lindy姨的親戚給了她一塊還沒開封的月餅但Lindy姨並沒有把它立即吃掉而是放在袋子裡,回到家樓下,Lindy姨不遠前就看到自己的妹妹在門口蹦蹦跳跳等待她回家。Lindy姨走到她妹妹面前,掏出月餅,她妹妹臉上充滿著笑容跑著回家分享好消息,一家人圍在桌子面前,帶著難以掩蓋的喜悦吃月餅。
至今Lindy姨提起這件事,眼睛宛如星星閃亮,笑容比糖果還甜,我感受到溫馨。也許那天的月亮沒有正月十五的圓,不是節日,只是平凡的一天,我相信那天Lindy姨家的燈一定比別家亮,手裡的月餅比月亮還圓,笑臉比薑茶還暖。
龐姨姨今年六十四歲,與丈夫居住在土瓜灣。
小時候,她住在紅磡,但後來結婚就搬到土瓜灣,一住就是三十多年, 平時喜歡去家裏附近的海心公園散散步,做做運動;也會去附近的長者中心當義工,與那裡的長者傾談,玩遊戲,還會探訪獨居長者,幫助到這些長者讓她覺得開心,而且她還會去社區中心參加一些活動,例如書法、唱歌、普通話等等。由此可見,龐姨姨是一位積極生活,熱愛生活的人。畢業後,龐姨姨去政府當文員,經歷了沙士,這段經歷最為深刻。
龐姨姨說她的人生平平淡淡,沒什麼特別。有的人採訪聽到這句話可能會比較無奈,哈哈。我反而覺得平平淡淡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,身邊的人平安無事,每天和老伴去公園散步,散完步就與朋友結伴去喝早茶,在回來的路上順便買了中午的菜,在家聽聽歌,追追劇,這樣的生活就很寫意。
這次有幸參加生命說這個活動,從採訪中認識了豁達開朗的Lindy姨。通過這次訪問,瞭解到Lindy姨的人生經驗,和她對待人生的一些態度,讓我收穫頗多。
Lindy姨出生在疊翠流金的秋天,這是一個善良的季節,美好而溫柔,陶醉在涼爽的秋風中,心中美好的祝福都隨楓葉染紅,留在幸福深處。
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」這是我對她的生活中的幸福做的總結。她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義工,而她的工作便是幫助別人,她也曾表示自己很幸運,在令人不安的疫情下,很多人失去了工作,而自己還能堅守崗位。她特別記得在疫情期間自己曾幫助過一個剛從國內回來的單親媽媽,帶著還需要吃奶的孩子,只能在家隔離,
沒有辦法出門買奶粉和尿布,Lindy媽便幫她們買奶粉等生活用品。她說那幾天很累,但是她很開心可以幫助她。
旅途是甚麼?它如同一條流動的小溪流,不停的流逝著,同時也散發著動人的光彩,這個過程讓人十分懷念。人生中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與長者交談,採訪前心中的緊張與不安讓我們非常珍惜與龐姨姨交談。
採訪之後我感受到龐姨姨是一個熱愛生命,有愛心,性格開朗的人。龐姨姨會在空閒的時候,看看電視,聽一聽自己喜歡的歌曲、追劇。有時朋友來家裡做客時,龐姨姨都會去街市,買一些食材,自己在家中炒上幾個家常菜。早上微風吹拂,天氣柔和,龐姨姨與老伴經常喜歡去家附近的公園散步,做一些運動之類,在這期間還交到了一些不同興趣愛好的朋友。做完運動就會一起去喝早茶,安閒自得。
2003年,當時沙士的爆發,是香港人最難忘的一年,也是最困難的一年,龐姨姨與同事在各社區為人們派發防疫物資,使人們拿到了最有安全感的物品。當別人摔倒的時候,龐姨姨都會伸出手拉他一把,別人就會投以感謝的目光。看似平常的一些生活點滴,卻是您人生劇本的重要內容。我很高興可以了解到龐姨姨的人生旅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