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婆婆名叫譚月玲,今年六十七歲了,大家都叫她Ling。譚婆婆喜愛聽音樂,特別是舒緩的音樂,也喜愛聽收音機,因為她喜歡聽人講話,而且她可以從收音機瞭解很多外界的資訊,增長知識。
她給我展示的物品是一個蒸架。蒸架是用不銹鋼做的,在未展開前像一朵還未盛開的蓮花,看起來很小一個,但展開後,它看起來大許多,這也方便譚婆婆更好在家裡收納。譚婆婆說,這個蒸架是幾十年前她爸爸送給她的,在她那個年代這是比較新奇的物品,不是到處都有得賣。當這蒸架公開發售,爸爸便買來送給她了,因此這個蒸架一用便是二、三十年。這個蒸架有許多用途,但譚婆婆主要是用來蒸雞,平時也較少使用。她說這個蒸架用了很多年仍然穩固不倒,一個字「穩」,就算是很重的雞也能托得很穩。譚婆婆認為這個蒸架非常具有紀念意義,因為每當拿出來用時,便會想起她爸爸。譚婆婆小時候,爸爸就身兼母職,照顧家庭。爸爸會帶她去電影院看電影,買蛋撻給她吃,非常愉快。譚婆婆說,她小時候直至出社會工作,都不用做家務,因為都是爸爸在做。當譚婆婆講起這些回憶的時候,臉上帶着的笑容是幸福的。
譚婆婆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,她告訴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快樂。她的兩個兒子讀書成績都算不上好,會考只有數學拿到一分,而其他科目都不合格,於是重讀了一年,但成績依然不如意,但她並沒有責怪兩個兒子,而是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。譚婆婆知道大兒子對拉二胡非常感興趣,於是便親自到上海約見校長,給大兒子一個入學的機會,最後大兒子也成功入學。現在,大兒子學有所成,在康文署教中樂班已經十多年了。對於小兒子,她則鼓勵他學習一門專業技能,起初是學電工和修電梯的,後來他發掘自己的興趣是畫畫,堅持不放棄,現在終成為室內設計師。譚婆婆的育兒之道令我十分佩服。
這就是譚婆婆,一個六十七歲對生活依然樂觀的婆婆。